學生時代,老師是一盞明燈,為我們指引成長的方向。工作后走向工作崗位,我們有幸遇到了一群特殊的老師。他們總是那個在工作中為我們指點迷津的人,那個給我們一臂之力的人,那個傳授我們一技之長的人,那個溫暖體貼的人,他們用實際行動為我們傳道授業解惑。
在煤矸石發電公司檢修車間,有一胖一瘦兩個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大家都稱之為電廠最愛較真的“CP”,他們就是楊軍、陳朝師徒倆。
2011年3月,初入職場的陳朝,帶著對職業生涯的懵懂稚氣加入了檢修車間這個大家庭,遇見了他的師父楊軍,在簽下師徒協議的那一刻,他便和師父一樣,身著藍色的工服,一頭扎進了生產現場,與各種電氣設備、控制柜線路、電纜打起了交道。
由于大學所學的專業和現崗位理論、實踐相差甚遠,面對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和復雜的線路邏輯,陳朝也曾茫無頭緒,但師父楊軍始終手把手傳授技藝,不厭其煩地為他講解配電柜接線原理、設備故障處理和注意事項。
“每當我遇到問題忙慌無措時,師父都會在一旁為我耐心講解分析,讓我覺得像吃了一顆定心丸,心里頓時有了很踏實的安全感。”陳朝說道。
頭戴安全帽,腰挎工具包,一上班師徒倆就在廠房里開始了當天的巡檢工作,他們的任務就是發現設備存在的問題或隱患,并及時解決,保障設備安全高效運行。
一次冷渣機變頻器故障問題處理中,陳朝在心里不斷復盤著師父講解的內容,用萬用表對故障進行排查檢測。可實際操作時,面對眼前上百個組件和密密麻麻的電線,著實令他暈頭轉向。
“這種情況,首先想到變頻器整流單元或逆變單元里面主板的問題,如果這兩點排除掉,那就是保險或排線等其他線路的問題,需要更換保險或線路。”楊軍得知后,耐心給他講解。
“我們整天跟電氣設備打交道,一定要耐心細致,容不得半點馬虎,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錯了,剩余的扣子都會扣錯。”每次巡檢,楊軍總是反復叮囑徒弟陳朝。
只有科學巡檢、檢修與規范操作,才能保證設備安全生產。這是楊軍一直以來對徒弟陳朝的要求。
在師父的悉心指導下,陳朝憑借自身的努力,很快便熟練掌握電氣設備檢修基本技能,憑借對工作的執著和熱愛,如今的他已是電氣檢修班長,練就了“觀、聽、感”三大檢修絕技,通過給設備準確“把脈”,先后處理大小隱患百余起,保障了機組的安全穩定運行,完成了從“新手”到“能手”的快速轉變,獲得了公司2022年度技術比武電氣檢修組第一名的好成績。
楊軍欣喜于陳朝的成長,對于徒弟,楊軍的評價是:“成熟了!”而在陳朝的心中師父是他的榜樣:“師父雖然只比我年長幾歲,但是他的履歷卻很豐富,先后獲得集團公司‘首席員工’‘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并獲得多項實用新型專利證書。”現在,他最想成為師父那樣的人。
欲立事,先立人。楊軍認為“師父”除了應盡的“授業、解惑”義務,還有更重要的“傳道、育人”責任,成為徒弟們心中稱職的“精神導師”,早已是他努力的方向。十余年來,楊軍毫不保留把自己“絕招、絕技、絕活”傾心相授,在他的悉心教導和諄諄教誨下,班組職工葉培元、陳朝、楊雪峰等一批“85后”青年職工先后走上電氣專工、班組長等技術管理崗位,成為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
“師父總是用最樸實誠懇的語言、最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深深影響著我,師父的一言一行我都記在心里。感謝師父,讓我成為更好的自己,未來我一定加油成為更好的你。”陳朝感慨道。
版權所有:陜西陜煤黃陵礦業有限公司(黃陵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陜西省黃陵縣店頭鎮 郵編:727307 技術支持:黃陵礦業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陜公網安備 61063202000102號 陜ICP備案05006082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