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長時間沒讀當代紀實小說了,尤其是反腐題材的小說。我記得前幾年有一位知名作家說過,現實社會中的腐敗往往比作家更具有想象力、創造力。由此看來,生活是作家創作的重要源泉,而且是源源不斷的源泉。
近日讀魯文、田勝利所著長篇小說《脊梁》,有兩方面的讀書感受。
先說說正面的感受,有兩點:一個是,這本書作為反腐題材的小說,寫得很有時代性,中規中矩,黑白分明,正能量十足。而且書中故事情節跌宕起伏,反腐方面的元素該有的都有了,能拍出一部反腐大劇。
另一個方面,這部小說從表面看從頭至尾寫的是反腐,其實背后蘊含著一個作者所想表達的理念,那就是關于領導干部政績觀的認識。作者想強烈表達的是,在如何處理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關系方面,經濟發展絕不能以損害生態環境為代價,保持好一方綠水青山是一個領導干部最大的政績。
再談談兩方面的建議:首先,這部小說在刻畫人物形象時有點臉譜化。書中,好人就是好人,壞人就是壞人,好人做的都是好事,壞人做的都是壞事。其實現實社會中,幾乎每個人都有性格復雜性的特質,也就是說,善惡、正邪、黑白未必那么分明,灰色地帶是一個普遍現象。
第二,小說中反腐行為的人治痕跡過于明顯。我們追求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依法治國,反腐敗也不能僅僅依靠社會多出幾個“包青天”去根除。進一步講,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機制,需要在法律的層面一體化推進。
小說《脊梁》就是一道正義的光,“撒在大地上,把每個黑暗的地方全部都照亮。”中國老百姓,既要生活環境 “綠水青山”,也要社會環境“海晏河清” ……國之幸,民之福!
版權所有:陜西陜煤黃陵礦業有限公司(黃陵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陜西省黃陵縣店頭鎮 郵編:727307 技術支持:黃陵礦業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陜公網安備 61063202000102號 陜ICP備案05006082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