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煤礦最大的政治,也是企業最大的利益,更是職工最好的“福利”。面對當前的安全形勢的復雜性和緊迫性,一號煤礦堅持關口前移、觸角延伸、力量下沉,緊盯采掘接續平衡保障措施落實、緊盯災害超前治理關鍵工程、緊盯安裝回撤關鍵環節、緊盯維護改造非常規作業,進一步壓緊壓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不斷強化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推動礦井安全管理水平再上新臺階。
“安”字為先,扛牢安全生產重任
“事故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我們要把昨天的事故當成今天的事故看、把別人的事故當成自己的事故看,吸取教訓,痛定思痛,舉一反三。越是非常時期,越要把安全生產擺在重要位置,繃緊弦、不松勁,拿出更多針對性、操作性強的舉措,堅決杜絕安全生產事故……”8月23日,在一號煤礦召開的吸取新泰煤礦“8.21”瓦斯爆炸事故教訓貫徹各級安全生產緊急會議精神專題會上,一號煤礦礦長薛國華斬釘截鐵地說道。
守住安全“紅線”,筑牢發展“底線”,安全宣教工作必須挺在前列。該礦積極組織全員觀看《生命重于泰山》《生命至上》電視專題片,學習《安全生產法》,宣講與企業安全生產相關的安全生產十五條硬措施內容,吸取經驗教訓,增強安全意識。
在此基礎上,該礦以事故案例為切入點,精選近年來同行業發生的典型事故案例進行分類,制作成事故案例專題片,每天利用班前會組織人員學習,深刻剖析事故原因,換位思考“假如我在現場,將如何處理現場問題”“假如遇到同樣的問題,自己是否會犯同樣的錯誤”等,深入討論在防范事故發生的同時如何有效防止零敲碎打事故,積極談想法、列舉措、談感想、聽建議,使班前會成為安全生產的動員會、安全教育的大講堂、安全生產的警鐘臺,切實使安全教育的效果落到實處。
“安全大于天,安全是‘1’,發展是‘0’,有了前面這個‘1’,后面的‘0’才能成立。通過換位思考,使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每一起事故,都是對安全漏洞的無情暴露;每一次慘痛教訓,都是對安全責任血的警示。作為一名跟班隊長,我要時刻警鐘長鳴、防微杜漸,要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帶領好礦工兄弟認真干好本職工作。”該礦準備隊跟班副隊長馬新治頗有感觸地說道。
“嚴”字當頭,筑牢安全生產防線
“少聽匯報,多深入一線,在生產現場發現問題,在生產現場解決問題。”8月26日,一場瓢潑的大雨沒有阻擋住該礦“零點行動”小分隊的腳步。晚上十點,該礦“零點行動”小分隊,“突襲”了814綜采工作面,對回風順槽超前支護、工作面文明生產、工作面工程質量等進行詳細排查。
“這是本月第六次‘零點行動’行動了,但每次檢查前我們都不定時、不定點、不打招呼,不通知受檢的區隊,但都沒有發現任何‘三違’的蛛絲馬跡,井下作業現場一切都是那么的井然有序。”“零點行動”小分隊成員齊雪峰說道。
安全生產責任重在基層、關鍵在一線。所有安管人員必須深入基層,現場督導推進基層安全責任的落實,做到“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和“三個必須”,構建牢固的安防體系,已經成為一號煤礦安全管理的“準繩”。
一號煤礦始終“視隱患為事故”,不斷加大安全檢查、考核和監督力度,嚴格落實“一周一檢查,井上下全覆蓋”的安全大檢查制度,堅持井上下安全大檢查、日常巡查、專項檢查、突擊檢查、中夜班檢查不斷線,狠抓薄弱地點、特殊時段、重點人群和薄弱環節的管控,“揪”出犄角旮旯的安全隱患,明確整改時限,逐一銷號管理,推動問題清零,做到嚴抓、嚴管、嚴考核。在“人管”的基礎上,該礦發揮智能管控的優勢,落實“責任制+智能化”,挺起煤礦技術管理的“脊梁”,全面推廣應用“四治理一優化+AI+NOSA”智能安全體系,運用好安全雙重預防管理信息系統和智能安全風險綜合一體化防控平臺,通過AI賦能,從源頭上切斷事故因果鏈,真正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確保礦井安全生產。
“精”字驅動,擰緊安全生產“閥門”
“巷道干凈整潔,物料定置碼放,牌板布置有序,頂板支護錨固可靠,風水管路和電纜吊掛符合標準,風量配備滿足規程要求,物料碼放整齊有序、巷道衛生干凈整潔、各類保護設施齊全有效……”
日前,在一號煤礦1010綜采工作面,檢查小分隊正對照《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體系基本要求及評分方法》進行專項檢查,“像這種專項檢查,我們每周最少組織一次,通過‘動靜態結合’的方式,查缺陷、找差距、抓整改,提升安全生產標準化水平,夯實安全基礎。”該礦生產部部長梁林說道。
“標準化是干出來的,我們要把標準化工作滲透到安全生產的全過程、各環節,標準化建設是一個動態發展、持續改進與完善的過程,不會一蹴而就,更不能一勞永逸,要用標準夯實安全生產根基。”該礦生產副礦長焦穩鋒對標準化建設準確定位。
為了使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工作再進步、再提升,一號煤礦上下可謂是絞盡腦汁、煞費苦心。該礦嚴格遵循管理體系“PDCA”循環邏輯,圍繞“崗位達標、現場達標、專業達標、動態達標、管理達標、礦井達標”總體建設目標,制定管理體系調整方案,完善管理體系管理制度,不斷優化調整管理體系運行機制,形成自主運行、自我完善和持續改進的內生工作機制,助推礦井安全管理水平持續提升。持續強化標準化管理體系內涵與外延的培訓學習,全員做到學標、懂標、用標,綜合素質提升。該礦優化改進檢查方式,實行“周檢”靜態檢查和工程技術人員、安監員“雙聯合”動態檢查機制,強化安全生產過程管控,從而實現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體系動態達標治理。創新精品工程考核模式,全面實施標準化精品工程“2+3”五要素內部管理法,打造采掘工作面、硐室、線路等“精品工程”,執行精品工程授、摘牌動態考核管理,實現精品工程的工程質量“精”、設備管理“精”、作業環境“精”、安全管理“精”。
版權所有:陜西陜煤黃陵礦業有限公司(黃陵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陜西省黃陵縣店頭鎮 郵編:727307 技術支持:黃陵礦業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陜公網安備 61063202000102號 陜ICP備案05006082號-1